玉興隆線
這條一日遊動線包括本鄉的永豐、玉峰、永興、興隆等四村,建議的主題行程如下:
1.觀光農園採果行:新寮坪蜜柚、臍橙、甜橙、糯米荔枝等採果區享受採果樂趣,水里教育農園認識水果。
2.地方風情自由行:永豐宮、石頭屋土地公、古農莊步道、慈雲寺、麒麟眼、賴姓古厝、河堤公園、大樟樹、十二故君祠、坪林茶園、一線天等等。
永豐村古地名為社子,此處遠在荷蘭統治台灣時期,是原住民狩獵與聚落所在,清朝後逐漸為漢人所入墾,故因此得名稱為社子。永豐村地處濁水溪沖積扇,算是本鄉早期開發之地,本村著名景點是永豐宮,位於本鄉永豐村之村落入口道路左側,約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就有供奉記錄,乃本鄉歷史最悠久信仰中心。
永豐宮有「太歲殿」和「大成殿」,太歲殿供奉太歲斗姥元君與六十尊太歲星君,大成殿則主祀至聖孔子、亞聖孟子、文昌帝君及魁斗星君等文儒聖神,並加設有「智慧學士燈」,供文人雅士、莘莘學子、考生等參拜祝禱。(註一:本鄉志的民俗、宗教篇有詳實之介紹,另於本篇第八章第一節亦有說明,請讀者逕自翻閱。)

玉興隆遊憩線景點圖 

永興村舊名牛轀轆,清朝時代就有商店、牛墟、市集,遠比社子(今本鄉市區與永豐村一帶)還要熱鬧。著名景點如下: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埕、新興線
這條一日遊動線包括本鄉的南光、北埔、中央、城中、鉅工、農富、水里、新城、車埕、新興等十個村,於此提供下列主題作為參考:
1.鐵道文化懷舊之旅:於車埕村可以參觀木造藝術火車站、蒸汽火車時代加煤加水平台、蒸汽火車保養機關庫、舊 倉庫、老榕樹、手動人力鐵道車體驗。


2.木材文化產業:同樣位於車埕村裡,您可以認識樟腦價值、研製樟腦技術傳授、木工DIY、見證緬懷伐木黃金年代設施復古等。


3.酒莊參觀:順道於上述旅程中,您可以光臨車埕酒莊,品嚐濃度各一之美味梅酒、實地觀摩製酒過程、享用假日供應饒富特色之餐點。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旅遊概述

玩水嘉年華會 

台灣經歷經濟飛躍年代之後,人們除了追求物質的財富之外,生活在這工商繁忙的社會各階層,目前更著重於適度的休閒娛樂,以提高總體生活品質。水里鄉一片好山好水,水利觀光資源豐富,第十三任詹鄉長上任後,於民國八十九年成立觀光課,並大刀闊斧興建大型景觀工程(例如:水里新地標「水雲橋」、水里溪「藝術河堤」、社子堤防「蓮花池」、極限運動公園、社子親水公園、麒麟頭步道等),以及舉辦大型觀光活動(例如:車埕「秘密花園」、水里溪「我愛河川」等等),並於民國2003年成功申辦「第三屆亞洲輕艇激流錦標賽」,在在證明水里鄉的觀光潛力,展現全鄉全力拼觀光的決心。


本鄉處於出入山林的交通要道上,沿新中橫可至信義鄉的溫泉勝地東埔,以及登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之門戶,更能藉新中橫延伸至嘉義縣的阿里山(台二十一線)。於本縣名間鄉下中二高後(國道三),走台十六縣經集集鎮,即可到達本鄉;本鄉附近景點計有電廠、水庫、蛇窯、日月潭、集集鐵道、車埕……等等。國人若欲一觀水里鄉美景

水里鄉獨有的水里溪時時清澈的流水,跟濁水溪每每混濁的湍流,常常讓人無法相信這竟然是系出同源,濁水溪有兩大源頭,一是源自玉山山脈的陳有蘭溪,另一則是源自合歡山東峰南鞍,深入中央山脈的濁水溪。濁水溪水經霧社碧湖水庫〈又稱霧社水庫〉,以及武界水庫的儲存沉澱混濁,復再經日月潭之淤沙泥後,又因明湖、明潭抽蓄水庫之故,所以今日於水里溪畔只見那潺潺清流,但亦創造了水里鄉的五大電廠特色。


綜觀台灣,很少鄉鎮能夠擁有一條貫穿其中的河流,尤其是更難得這河水流量終年保持豐沛,益發讓人覺得彌足珍貴的是,無論晴雨寒暑總是清澈可人。不管何時當人們走近這水里溪,無論男女老少都立刻可以感受到那澎湃活力!正如長久以來台灣各地勤奮的人們,個個生氣盎然努力於各行各業,這潺潺清流綿延不絕彷彿不停訴說著,鄉民們人人生生不息的力量。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教信仰與習俗

在本鄉中盛行的宗教,首推道教最為顯著,其與移民相終始,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含有濃厚的道教色彩;其次為佛教,供奉的佛祖以觀世音菩薩及釋迦牟尼佛居多。另外還有少數天主及基督教堂以及民間的一貫道、天帝教信仰等。
宗教是人類精神的寄託,早期人類對於所處的環境自然變化無法解釋,就一律視為和靈有關,來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於是就有了各種祭祀行為的產生,而祭祀的對象,最初以自然星象、山川河谷丘陵為主,繼而擴及庶物、祖先雜鬼等,最後始形成宗教信仰。由於人類生命的延續,信仰漸漸社會化,並獲多數人認同接受,將之條理化、組織化。於是寺廟、教堂逐一興建以做為傳教據點。
臺灣地區寺廟之多,主要原因,除了傳統敬天思想之外,還與臺灣近百年來社會及生存環境變遷有關。在明、清時代以前,臺灣還是一未開發之地方,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天然災害頻繁發生,先民求神佑助之心自然產生,所以臺灣的民間信仰,起先是隨閩、粵的移民把家鄉所信奉的神祇,以及信仰的習俗觀念,遷移至臺灣,作為他們求生存、求福祿的精神支柱。
其次,國人在宗教信仰上,仍帶有原始的多神觀念,認為神愈多,力量愈大,而且神皆各有所能,各能排除不同的災難,所以形成了物物皆有靈的觀念,這種觀念再融合佛教、道教中通俗的信念與倫理道德的儒家共識,遂演變成今日寺廟中佛、道不分眾神雜處及一廟多神的特色。
我國古代的傳統宗教主要是泛靈信仰,主要內容是自然崇拜、亡靈崇拜、器物崇拜以及巫術運作。自然崇拜是對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的信仰。如對天、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時間、空間以及組成自然的要素,乃至於植物、動物等的敬拜。因此,有天公、太陽公,月娘、風神、雷公、大樹公、義犬公等神祈。
亡靈崇拜亦即人鬼崇拜,古人對死者的信仰,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加以崇拜,如三皇、五帝,對自己的祖先加以崇拜,成為祖先崇拜,演變成我國民間信仰最重要的部份;對沒有人奉侍的人鬼即孤魂野鬼,亦加以崇拜,演變成至今成為普渡的祭典。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梅梅話

梅樹之植物特性

     梅(學名Prunus mume Sieb.et Zucc.)在植物分類學屬薔薇科桃李屬果樹,與桃、李、杏、櫻是近親家族,早春開花,初夏果實成熟,秋季落葉,冬季休眠。 

梅之栽培

     梅樹開花時花卉,也是果樹,更是精神文化的象徵。我們印象中梅是我們的國花,唱起歌來就是『巍巍的大中華』,想到果實梅子心裡就酸溜溜地。本文要請您用另種視野和心情來看我們所熟悉的梅子。

梅.梅花.採梅

    梅是指樹之整体和其衍生的印象和內函,若再附上貼切的形容字語就更明確,例如:青梅指的是梅樹結的果實、酸梅汁是梅果加工後作成的飲料、梅詩是詩人賦與梅的文學內函,梅史則是歷史上對於梅的記載。梅花是梅的一部分,指花和其衍生的圖形與涵意,例如:梅花宴是指在梅開花時在樹下用餐享樂的趣事,而我們把梅花選作國花(也是南投縣的縣花),則是取其風格為代表,梅花圖騰也成了國象徵性圖案。

梅的簡史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的動植物生態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出口,以及珠鍊列島樞紐,北接日本諸島,南連巴士海峽菲律賓群島,面對浩瀚太平洋。加上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擁有平原、台地、峽谷、高山等各式地形,在此優越的地理與氣候的條件下,雖然是蕞爾島國,但是各類動植物種類之多樣性以及獨特性,足以睥睨世界其他地區。
寶島上中央山脈有為數眾多之群嶺,這些海拔高度達三千公尺以上的山群,氣溫終年寒冷接近寒帶氣侯,因此台灣之特有冰河孒遺物種,相較於歐亞大陸的喜瑪拉雅山脈生長環境,其高度約需四、五千公尺以上。
第一節:哺乳動物
本鄉面積排行縣內末三名,再加上海拔高度約243公尺到1266公尺之間,此地形氣候溫和極為適合農作利用開發,早期日據時代以及民國四、五十年時期,因為香蕉極富經濟價值,再加上近二十幾年來,更因經濟作物檳榔的大量種植,以至於山坡地大肆開發殆盡;所以野生哺乳類只共計有八目十一科二十二種,以下附表及照片為本鄉可見之哺乳類其中部分。

第一節:哺乳動物
本鄉面積排行縣內末三名,再加上海拔高度約243公尺到1266公尺之間,此地形氣候溫和極為適合農作利用開發,早期日據時代以及民國四、五十年時期,因為香蕉極富經濟價值,再加上近二十幾年來,更因經濟作物檳榔的大量種植,以至於山坡地大肆開發殆盡;所以野生哺乳類只共計有八目十一科二十二種,以下附表及照片為本鄉可見之哺乳類其中部分。

本鄉哺乳類中文、學名錄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水文

濁水溪支流與流域圖 

台灣目前有二十一條主要河川,以及二十九條次要河川,由於受到雨量劇烈變化,以及中央山脈崇山峻嶺之影響下,這些河川有著下列的通性:一、河床陡且水流湍急,二、季節性水量變化懸殊,三、河川夾帶含砂量甚高。
水里鄉有台灣流域最長的濁水溪水系通過(一百八十六點六公里),濁水溪的主流發源於合歡山與合歡山東峰佐久間南鞍處,一路流經仁愛鄉於廬山合流塔羅灣溪以及馬海濮溪;再經萬大水庫(碧湖)後合流主支流之一的萬大溪;復於信義鄉途經本鄉,沿途上匯集許多支流如卡社溪、丹大溪等等。
濁水溪主流於本鄉頂坎村龍神橋附近(新中橫公路臺二十一線)納入主支流陳有蘭溪,陳有蘭溪發源於玉山北麓;還有支流之一的水里溪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附近匯入濁水溪之中,水里溪發源處是埔里鎮成功里的三角崙(此段溪流稱呼為火培溪,原名出至於客家人用語,乃後面背部之意),水里溪清澈貫穿水里鄉市區而過,這相較台灣其他鄉鎮實屬難得也。

第一節:水系影響
濁水溪水系主支流之一的陳有蘭溪對水里鄉影響最多,流域狹長形呈典型山地型流域。主流坡降6.1%,而60%以上的支流坡降均在20%以上。陡坡、弱岩、多雨,是本流域崩塌、土石流災害發生的主因,而人為不當開發則增加了災害發生的頻率與規模。於每年的春、夏、秋季,也就是四月至十一月之間,伴隨春雨乃至颱風豪雨等,暴漲的河水挾帶大量泥砂滾滾黃流而下。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氣候概況
水里鄉位居台灣島的心臟地帶,綜觀台灣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通過中部,因此全島溫差並不大。除屏東、台東、蘭嶼等地氣候較屬熱帶外,因為中央山脈縱貫南北,所以從平地到高山,以氣溫可區分為熱帶、副熱帶、溫帶、寒帶,大多數的平地是屬於副熱帶氣候,極少部分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地方,甚至已經到了植物生長界線,相當於高緯度的極地邊緣之寒帶。
黑潮暖流自菲律賓的巴士海峽北上,為春夏季節帶來豐沛的濕度雨量,夏秋之際太平洋形成之颱風,屢屢挾帶大量雨水侵襲肆虐寶島。秋冬季節冷高壓於西伯利亞形成,順中國大陸南下向東出海,常常造成台灣冬季氣溫急劇下降,這就是寒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台灣東北部地區冬季異常濕冷,幾乎天天連綿細雨紛飛,與中南部乾冷的天氣顯著不同;這是因為西伯利亞的冷氣團,南下相遇太平洋濕熱氣團北上,此兩氣團相持不下而停滯於台灣北部地區所造成。
從上述全島氣候的特色,導致本縣秋冬季節除秋季的颱風來襲外,以及冬季偶爾降臨寒流等時候,其餘大都是乾爽怡人的氣溫與濕度。且因本鄉有為數甚多的溪流貫穿與人工湖泊設置之影響,再加上近幾十年來大量樹木砍伐殆盡,而遍植檳榔、香蕉等經濟農作物;所以普遍在春夏兩季略顯濕熱,與清朝和日據時代描寫的常年濕冷氣候有所改變,大都呈溫帶重濕氣候特點。
本鄉的各項氣候數據,年均溫約為21.9度,根據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水里氣象站提供,遠從日領時代詳實而長期記錄資料得知,本鄉夏季的七月,最高的平均溫度是攝氏三十二點二度,最低溫的冬季一月,平均溫度是十一點五度;雨量集中於五至八月間,最高平均降雨量的六月份,達四百零八點一公厘,而秋冬明顯的降雨量減少,最低平均降雨量的十一月,僅只有二十三點五公厘,所以此等明顯降雨量之差距特性,甚至造成陳有蘭溪與濁水溪冬季荒流,而夏季黃滾濤濤之原因也。
水里鄉由於受群山圍繞,故風速不大,年平均風速約為0.85m/sec,月平均日照時數為219小時,日均量為7.2小時非常適合旅遊活動。
從另一角度觀之,本鄉終年氣溫宜人,極適合國內民眾於休假期間攜老扶幼全家造訪,這裡可以飽覽水秀山青,還有怡人的清新空氣,以及豐富的動植物種類生態環境,更有極富教育與人文特質的車埕木業、蛇窯等等,男女老幼都能因為到此一遊而找到樂趣喔!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