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蛇窯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www.wretch.cc/blog/snakekiln/32782900

台灣最古老及最大的柴燒窯開燒三天,今天上午加燒側窯之後,中午封窯。

裡面有當代藝術家們八十幾件作品,即將於九月五日開窯。

台灣哩語:

愣窯康,有好慷。

愣窯康,嫁好ㄤ。

薰窯氣,好福氣。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陶藝文化 親身體驗樂趣多

來到南投水里,蛇窯是一個必定造訪的景點,園區從傳統窯場轉型成文化園區,是一個產業活化的範例,也讓遊客深入瞭解南投陶的魅力。

  水里蛇窯有保存良好的蛇窯窯體,而園區內也規劃了許多主題園區,包括文物館、九二一紀念館、簡報中心、藝廊、咖啡廳、陶藝教室等等,透過專人指導捏陶解說窯業及水里歷史,讓遊客體驗變化無窮陶的藝術。

  來到水里蛇窯文化園區除可欣賞各種以陶作成的特殊景觀外,遊客也可以選擇多項活動,包括欣賞紀錄影片,瞭解園區發展史及製陶過程、趣味有獎徵答、解說員帶領參觀蛇窯文物館及園區、親自動手製陶,感受陶土的熱情、藝廊參觀國內外陶藝家作品展等活動,內容豐富。

  來到蛇窯的遊客也別急著走,如果只是參觀建議停留一個半小時,如果是參觀及玩陶則建議停留三小時以上,讓自己進入陶藝的世界中。(攝影/范綱武)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蛇窯

第一節:源起
水里蛇窯源自民國十六年,南投製陶師傅林江松鑑於水里當地陶土質佳,且又生產大量木柴,遂舉家遷徙至水里水沙連(現址),砌築窯爐生產陶器至今。水里蛇窯窯身甚長,以土磚沿著山坡地形堆砌而成,遠遠望之似蛇之形,遂將此窯命名為「蛇窯」。

水里蛇窯長龍般之窯身 
明朝末年,鄭成功率兵駐紮台灣,從事反清復明之使命,史書即有記載當時鄭氏之部將,陳永華將軍屯兵於今六甲鄰近地區(目前台南縣六甲附近,仍有關於兵營之地名,如新營、柳營、下營等),「教匠取土燒瓦」(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但鄭氏經數度的渡海赴大陸進攻功敗垂成後,於是乎就令官兵解甲歸田或經商或屯墾等,在台灣各地士農工商而落地生根,其中不乏有熟悉製造陶器之技者,據信這就是台灣陶藝的開始。
第二節:質樸與黃金年代
日治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一位製陶師傅林江松先生,來到了水里地區,鑑於當地為木材集散地,易於取得燒窯所需之豐富燃料,且附近陶土品質甚佳,極為適合設窯製陶,因此依水里鄉頂崁之山坡地形以土磚砌窯,定居下來開始製造陶甕。傳統柴窯乃是利用熱氣上昇原理,在窯內形成熱氣迴流;燒出的陶器質地甚佳,鏗鏘有聲而廣受好評。
水里蛇窯是台灣現有最古老、最具傳統鄉土文化的柴燒窯之一,以木柴為燃料,當柴灰落在坯體上之際,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樸拙的質感,而蛇窯用木材去燒,進而利用溫差的特點,可燒出不同溫度的柴燒質感的作品;是現代的電、瓦斯窯所不能呈現的特有風格也。當時為農業質樸的年代,主要燒製一般家庭使用的各類器皿如碗、盆、盤等,也有燒製家用的大小齊俱甕缸。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