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在地的地理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水里鄉水文

濁水溪支流與流域圖 

台灣目前有二十一條主要河川,以及二十九條次要河川,由於受到雨量劇烈變化,以及中央山脈崇山峻嶺之影響下,這些河川有著下列的通性:一、河床陡且水流湍急,二、季節性水量變化懸殊,三、河川夾帶含砂量甚高。
水里鄉有台灣流域最長的濁水溪水系通過(一百八十六點六公里),濁水溪的主流發源於合歡山與合歡山東峰佐久間南鞍處,一路流經仁愛鄉於廬山合流塔羅灣溪以及馬海濮溪;再經萬大水庫(碧湖)後合流主支流之一的萬大溪;復於信義鄉途經本鄉,沿途上匯集許多支流如卡社溪、丹大溪等等。
濁水溪主流於本鄉頂坎村龍神橋附近(新中橫公路臺二十一線)納入主支流陳有蘭溪,陳有蘭溪發源於玉山北麓;還有支流之一的水里溪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附近匯入濁水溪之中,水里溪發源處是埔里鎮成功里的三角崙(此段溪流稱呼為火培溪,原名出至於客家人用語,乃後面背部之意),水里溪清澈貫穿水里鄉市區而過,這相較台灣其他鄉鎮實屬難得也。

第一節:水系影響
濁水溪水系主支流之一的陳有蘭溪對水里鄉影響最多,流域狹長形呈典型山地型流域。主流坡降6.1%,而60%以上的支流坡降均在20%以上。陡坡、弱岩、多雨,是本流域崩塌、土石流災害發生的主因,而人為不當開發則增加了災害發生的頻率與規模。於每年的春、夏、秋季,也就是四月至十一月之間,伴隨春雨乃至颱風豪雨等,暴漲的河水挾帶大量泥砂滾滾黃流而下。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氣候概況
水里鄉位居台灣島的心臟地帶,綜觀台灣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通過中部,因此全島溫差並不大。除屏東、台東、蘭嶼等地氣候較屬熱帶外,因為中央山脈縱貫南北,所以從平地到高山,以氣溫可區分為熱帶、副熱帶、溫帶、寒帶,大多數的平地是屬於副熱帶氣候,極少部分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地方,甚至已經到了植物生長界線,相當於高緯度的極地邊緣之寒帶。
黑潮暖流自菲律賓的巴士海峽北上,為春夏季節帶來豐沛的濕度雨量,夏秋之際太平洋形成之颱風,屢屢挾帶大量雨水侵襲肆虐寶島。秋冬季節冷高壓於西伯利亞形成,順中國大陸南下向東出海,常常造成台灣冬季氣溫急劇下降,這就是寒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台灣東北部地區冬季異常濕冷,幾乎天天連綿細雨紛飛,與中南部乾冷的天氣顯著不同;這是因為西伯利亞的冷氣團,南下相遇太平洋濕熱氣團北上,此兩氣團相持不下而停滯於台灣北部地區所造成。
從上述全島氣候的特色,導致本縣秋冬季節除秋季的颱風來襲外,以及冬季偶爾降臨寒流等時候,其餘大都是乾爽怡人的氣溫與濕度。且因本鄉有為數甚多的溪流貫穿與人工湖泊設置之影響,再加上近幾十年來大量樹木砍伐殆盡,而遍植檳榔、香蕉等經濟農作物;所以普遍在春夏兩季略顯濕熱,與清朝和日據時代描寫的常年濕冷氣候有所改變,大都呈溫帶重濕氣候特點。
本鄉的各項氣候數據,年均溫約為21.9度,根據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水里氣象站提供,遠從日領時代詳實而長期記錄資料得知,本鄉夏季的七月,最高的平均溫度是攝氏三十二點二度,最低溫的冬季一月,平均溫度是十一點五度;雨量集中於五至八月間,最高平均降雨量的六月份,達四百零八點一公厘,而秋冬明顯的降雨量減少,最低平均降雨量的十一月,僅只有二十三點五公厘,所以此等明顯降雨量之差距特性,甚至造成陳有蘭溪與濁水溪冬季荒流,而夏季黃滾濤濤之原因也。
水里鄉由於受群山圍繞,故風速不大,年平均風速約為0.85m/sec,月平均日照時數為219小時,日均量為7.2小時非常適合旅遊活動。
從另一角度觀之,本鄉終年氣溫宜人,極適合國內民眾於休假期間攜老扶幼全家造訪,這裡可以飽覽水秀山青,還有怡人的清新空氣,以及豐富的動植物種類生態環境,更有極富教育與人文特質的車埕木業、蛇窯等等,男女老幼都能因為到此一遊而找到樂趣喔!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岩石種類

 水里鄉岩石種類 
本鄉的濁水、陳有蘭溪流域,向來是賞石人士必到之地,每次的豪雨過後,總有來自全國各地賞石人士,光臨本鄉尋寶翻找。茲簡述其特色如下:
岩石與土壤是地球表面上最重要的無生命固體,岩石為各類的礦物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構成岩石與土壤的基本顆粒,都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以及物理特性,這稱之為礦物。一般礦物是由無機作用所生成,礦物具有一定原子排列,在適當的條件下,由於構成礦物的元素內部原子規則排列,會形成一定形狀的幾何外形,這就是結晶。
岩石可以是由單一礦物組成,如石灰岩就是由方解石所組成。也能夠由多種礦物組成,如花崗岩是由石英、長石、雲母等集合組成。岩石可以按照形成原因分為三大類,一、火成岩,二、沉積岩,三、變質岩:
一、火成岩又細分為侵入岩與噴出岩
A、侵入岩
是由地底高溫熔化的岩漿,侵入地殼內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侵入岩又稱之為深成岩,因為於地殼內較深處由岩漿結晶而形成,如花崗岩跟橄欖石等。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鄉地質分佈


就全島而言,台灣地質上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地質區:
一、中央山脈地質區:
包括中央山脈西側和東側兩個地質區,構成本島的主要山嶺,這其中包括玉山(海拔3952公尺)、雪山(海拔3886公尺)這兩座本島最高山嶺;其地質主要成份是先第三紀和第三紀變質板岩層。
二、西部麓山地質區:
包括澎湖群島、濱海平原、西部麓山等三個地質區,台灣的丘陵、台地以及平原地帶,均屬於這個地質區;主要是由新第三紀碎屑岩層組成。
三、東部海岸山脈地質區: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水里鄉山系


台灣島嶼乃是歐亞板塊邊陲經菲律賓板塊往西北方向推擠隆起形成,因為推擠劇烈導致台灣山脈聳高陡峭,中央山脈縱貫整個台灣島嶼南北。中央山脈平均標高約海拔三千公尺,其中玉山的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是台灣第一高峰。

玉山主山群與畢祿山(海拔3371公尺)之間,尚有許多座山群居於其中,因為受到濁水溪與陳有蘭溪,以及其各支流侵蝕跟切割而孤立;如東面的東郡大山(海拔3512公尺)、天南可蘭山(海拔3404公尺),北面的干卓萬山(海拔3284公尺)、卓社大山(海拔3369公尺),西面的西巒大山(海拔3081公尺)、望鄉山(海拔3007公尺),南面的郡大山(海拔3292公尺)、駒盆山(海拔3089公尺)。
阿里山山脈東與中央山脈並行,西接丘陵地帶,阿里山海拔二千四百五十五公尺,向北行有鳳凰山(海拔1655公尺)、集集大山(海拔1403公尺)。
本縣總面積約四千一百餘平方公里,南北長約九十五公里,東西寬約七十二公里,山地面積約佔全縣的百分之八十五,可以說是一個山岳縣。
本鄉境內屬於玉山山塊的有尹子林山(海拔1642公尺)。屬於阿里山山脈的集集稜脈的有四十股山(海拔1066公尺)、雨社山(海拔964公尺)、東集集大山(海拔1153公尺);屬於阿里山支脈的鳳凰山稜脈有牛轀轆山(海拔758公尺)、土地公鞍嶺(海拔713公尺)。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里地理位置與地形

水里鄉地處東經一百二十度五十分,北緯二十三度四十九分;東方、東南鄰信義鄉,東北接魚池鄉,北界國姓鄉,西北連中寮鄉,西方臨集集鎮,西南面臨鹿谷鄉。
本鄉南北最長處約二十點五公里,東西最寬處約十二點五公里,總面積九百七十二點二公頃,位於入山要衝上,海拔高度在243至1266公尺間。境內有台灣最長流域的濁水溪貫穿其中,而市區中有清澈的水里溪流經;故地形呈狹長之谷地,極富景觀及水利資源。水里溪上游現有鉅工、大觀、明潭、明湖、水里等五座發電廠,電廠雄偉的大壩與寬闊的湖泊,為本鄉的山明水秀更增色許多。
本鄉較為平坦的腹地甚少,僅有都是處於溪河兩岸的河階平台以及沖積扇,水里鄉總面積為972.24公頃,境內共有十九村,分別為:新興,車埕,新城,水里,農富,鉅工,城中,中央,北埔,南光,永豐,頂崁,民和,玉峰,永興,興隆,新山,郡坑,上安村。
請參考照片及下頁水里鄉聯外地理簡圖


水里鄉聯外地理簡圖 

資料來源:水里鄉志/水里鄉公所出版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