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地人文之開墾

林朋(林詳)
《台灣通史》列傳記載:林詳,泉州人,居彰化之鹿港,聞內山土廣而肥,足以致富,遂鳩集資本,募佃農,以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至牛轀轆,開墾竹仔腳山之南麓。鑿渠導水,以溉其田,凡百數十甲。越數年,為大水所没,僅存二十餘甲。
據考據,林詳應為林朋,早期可能因音誤將「林朋」寫成「林評」(音同字不同),之後筆誤將林評的「評」寫成「詳」。林朋後為原住民殺害,牛轀轆人後來將他的遺體(傳聞只剩內臟)設祠埋葬,供奉他為「開基祖」。現今永興村民每戶人家輪值一星期,負責於早、晚至林朋祠上香、奉茶。
當地村民供奉林朋先生,宛如當地的地基主、土地公,據說有農人因牛隻失蹤而上香向先生禱告,果然不久即找到牛隻;當地人祭拜先生,也因其庇佑而農作豐收。
據傳先生的後代現住信義和社,曾將先生之神主牌請回,但家中不安寧,顯示先生較願意留住在牛轀轆,從此先生之祠堂(建於日治時代,原位於大樟樹附近,後移至現林朋巷150號劉宅對面)即永遠長駐牛轀轆,保佑當地後代子孫。
(口述:永興村藝文工作者賴鴻儒 撰稿:蔡雅芬 )

牛轀轆林朋祠 
吳光亮
吳光亮出生於清道光十三年,卒於光緒廿三年(西元1833-1898年),字霽軒,廣東英德縣人,原任福建福寧鎮總兵,同治十三年,經臺灣鎮總兵張其光推薦,由沈葆楨奏調來臺,其所率粵勇千名,稱「飛虎軍」左翼、右翼兩營。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吳光亮率粵勇二千人,負責中路「開山撫番」的任務,並開設八通關古道,為早期台灣中部之平蕃理事及開拓交通,貢獻頗巨。
據《台灣通史》郵傳志所記載:「中路派前南澳鎮總兵吳光亮,帶兩營駐集集埔一帶,以光緒元年正月初九日,率勇由林圮埔社寮分開兩路,至大坪頂合為一路,進向大水窟,至頂城,計開七千八百三十五丈有奇。...三月初九日起,至四月初八日止,自茅埔越紅魁頭,頭社仔坪,過南仔腳萬,至合水,計開四千六百八十丈,遞建塘坊四,營壘一,茶亭、木圍、公所各二,以便往來。自初九日至於五月初八,大雨兼旬,工程稍滯。然自合水歷東埔社中,走霜山,至東埔坑頭,又開三千七百九十丈,公所、兵房隨地建置,當再陸續前進。別以人工從牛轀轆旁開一道,側接茅埔,俾得分達埔裏、集集、社寮、南投各處,以便商旅時通。於是中路自東埔坑頭越八通關而過,為群山之最高者,與台東秀姑巒對峙。」
據當地耆老記憶流傳,吳光亮曾在牛轀轆屯兵 (為現永興國小地點),吳光亮也為當地人口中尊稱的:「吳大人」。
據當地藝文工作者賴鴻儒指出,永興村「水火同源」景點旁一處柳丁園內,發現有數十塊就地取材的石碑插入土內,即可能是吳光亮埋葬因病死亡士兵的亂葬崗,但尚需考古學考證確定。
(資料來源:《台灣通史》 郵傳志、賴鴻儒口述,蔡雅芬整理)

陳呆
陳呆字吉成,生於清道光廿八年八月七日(西元1848年),卒於日治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二月廿三日,享年七十五歲。居處南投廳集集堡社子庄196番地(現水里永豐村)。早年陳呆率一批人由草屯經名間沿濁水溪到集集,而後進駐社子開墾耕作,社子早期為水里中心,當時進山開墾與防衛土匪、番族之攻擊,皆以社子為基地。
先生在社子開設吉成商店,提供鄉民民生用品及開墾工具,平時熱心公益事業,幫助村民開墾土地,是村民敬重的長者。
日本治理台灣後,社子隸屬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陳呆被推舉擔任社子保正,一方面宣導政令,一方面排解地方紛爭,為鄉民服務貢獻至大矣!
又於大正元年歲次壬子,與村民杜有枝、陳三俊等,發起重建社子永豐宮,將其改為泥磚造廟,重新供奉天上聖母以供村民參拜,是為水里地區信仰中心,鄉民重要的精神生活支柱。其中大部分的廟地均為先生捐出,其對地方出錢出力,貢獻良多。
(資料提供:陳呆之孫陳文日 整理:湯宗澤)

杜有枝
出生於清朝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七月九日,卒於日治大正七年(西元1918年)九月廿七日,享年六十四歲。原住竹山社寮,後遷至水里社仔,居處南投廳集集堡社仔庄193番地(現永豐村),是倡議起建永豐宮三人之一。
杜有枝先生於清朝末年時期,日治時期受日人之託管理信義、水里、魚池地區,為人善良,熱心公益,開掘水圳,社仔南圳即是他所開設。
其為人穿著十分樸素,曾發生土匪搶劫,欲綁架區長,但不知穿著素樸的杜有枝即是領袖,因而逃過一刼。先生又非常照顧蕃胞(原住民),常常有原住民東西給他,像山豬牙、雕刻物品等。
水里一般鄉民及原住民,都因先生的義行,而相處融洽,十分信任先生。水里鄉最早興建的社仔媽祖廟,也是先生發起庄人募款籌建,其子杜金華後曾擔任永豐村村長,並任永豐宮主任委員,倡議改建永豐宮。
(口述:杜有枝之孫杜明芳 撰稿:蔡雅芬)

杜有枝像 

賴番王
出生於清同治一年(西元1862年)三月廿二日,卒於日治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二月十六日,得年四十二歲,本籍居台中州竹山郡牛轀轆庄318番地。
賴番王先生之父親賴能貴(生於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卒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早先從竹山至牛轀轆開墾,賴番王從小即於此成長。
先生曾於日治時期擔任保正,深獲日人信任。其長相高大,深具領導氣質,尤其土槍射擊槍法甚準。早期牛轀轆地區有很多野生鹿群,每年都會於鹿群非生育期舉辦獵季,番王每次都能獵得十餘隻鹿,是狩獵方面的佼佼者。
先生的個性豪邁粗獷,與原住民的氣質相似。而土地拓墾初期,各家爭執打鬥之事時有發生,對外又必須防範土匪行搶打劫,或外地人來搶地盤,先生因其槍法及領導特質,組成地方自衛隊,保衛家園。因此先生非常受到日人及村民信任。
先生的作風強勢,為村民之事肯與日人合作,東京帝大欲於水里地區開發實驗林地時,便委託先生管理麻竹林近一百甲土地,從此事即可窺知當時先生受日人信任的程度。
(口述:賴番王玄孫賴鴻儒 撰稿:蔡雅芬)

林力
出生於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十一月三日,卒於日治昭和十四年(西元1939年)四月二日,享年七十四歲。原居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柴橋頭字柴橋頭170番地(現柴橋頭林厝巷),日治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遷移至集集庄社子340番地(現水里頂崁地區)開墾。
林力先生所出生的林家,從福建龍溪縣至集集開墾,家族定居柴橋頭林厝巷,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先生有六兄弟,他排行第六。先生在二十歲左右,至頂崁地區開發,擁有二十幾甲土地,並找來林江松先生興建蛇窯,供應其田中黏土燒陶。他鼓勵林江松建窯燒陶器,不要怕失敗,又無償提供田底下的黏土供其燒陶。頂崁的田可以春秋二季收穫,是非常好的良田,先生並從山後集集事業區開圳引水進田裡,使得農作有水可以灌溉。
先生又擔任保正,其時有一日警住在他的三合院家中,日警都尊稱先生「歐多桑」(尊稱父親之意),鄉人有人做事犯規,被日警抓進牢裡,其家人來找先生求情,先生若見其犯行不嚴重,且有悔改之意,便向日警拿鑰匙放人出來,足見他平日的威嚴與在日人及鄉民心中的地位。
其為人十分正直、勤儉、公平、樸實,村人有糾紛都會來找他排解。先生非常照顧佃農的福利,在頂崁開了一家幼稚班,給農家未至水里坑上小學的子弟讀書,由他的女兒林秋菊(彰化女中畢業)當老師。先生曾讀過漢私塾,深知教育的重要,他開辦幼稚班不向佃農索取費用,還出資購買教課器材;先生認為佃農家中幼小受到照顧,才能專心工作。
先生過世後,二子將一部份土地賣給魏隆華先生,另一部份則由大兒子的寡妻林錦鳳辛勤持家管理。光復後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林錦鳳被政府以四大公司股票及十年稻穀,對換大部份土地給佃農,僅保留山後二、三甲地未有佃農放領,繼續由林家所有。林錦鳳之子林振亨後來留學日本,取得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先後任職埔里林管處、楠濃林管處長、林務局簡任技正,曾編寫南投縣林務志。
(口述:林力之孫林振亨 撰稿:蔡雅芬)

 

陳金虎
出生於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六月廿八日,卒於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十一月廿二日,享年八十八歲。原居台中州南投郡名間庄新街254番地,日治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轉居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社子18番地(現城中村市街上)之一,祖輩是福建清朝大官鎮國大將軍,在地方甚有名望。
陳金虎先生於名間就讀弓鞋國小,畢業後於台南師範學校就讀一年,學校解散後至台北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後,回到名間服務,於新街結婚,又轉至埔里公學校教書。大觀、鉅工水力發電廠興建時,日人亦趕建鐵路方便運輸工人及材料,陳金虎每於「埔里-新街」往返教書時,搭乘輕便車經過,看到水里一片開發繁榮景象,便趁日本政府公開廣佈標售土地時,標下購得土地約三十甲,都是未開墾的土地。
陳家在本鄉也務農開墾山林,在城中一帶有農地,開墾山區種果樹及造林,種一些杉木、梧桐樹,並開設糖廍,後因戰爭日人規定糖要繳納公庫而終止,當時一些民生用品價格飛漲,戰爭後期經濟更是崩潰。
先生後轉任集集、草屯公學校服務,五十幾歲後退休不再教書,至本鄉定居。電廠興建完工後,日人將工人宿舍拆除並標售,陳金虎標得建材,又將城中村、中央村宿舍拆除,建造一、二樓木造房屋租售給人居住。
民國四十二年,陳金虎先生興建經濟旅社,位址在城中村市場巷,當時因應水里木材業興起,服務往來之工人及客商,最興盛時期為民國四十五、六年,至民國六十一、二年,全盛時期一遇假日即客滿,平時住房率也有六成。
先生在本鄉鋪橋造路,熱心公益,他反對拜拜舖張浪費,重視環境衛生,一生不重名利。原本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因其地方聲望及高學歷,曾指定他出任鄉長,但被其推辭。
先生生育一男一女,但收養了九個女棄嬰。原來,陳金虎的太太陳黃圓在現民權路轉角,登山旅社對面,開了一家柑仔店,每天清晨五點多即開店門,要出外到田裡種菜,作作農事,但經常一早即發現門口傳來嬰兒的哭聲,尋著聲音尋找,發現是一名女嬰。
陳黃圓女士將女嬰送至警察局分駐所,但員警說可能找不到生父母,後來陳金虎夫妻只好將女嬰收留。沒想到,後來,經常發生有人來店裡買東西,臨走時偷偷將嬰孩遺棄在柑仔店,或是清晨放在店門口。接二連三,陳家總共收留了九位女棄嬰,但其中有的不幸夭折,總共有五位養女平安長大成人,陳家還幫她們找婆家嫁出去。
先生育有一男名陳子英,台中一中畢業,留學日本,為人善良,亦為水里奇人,其事蹟見本人物篇「地方軼事」一章。
(口述:陳金虎之孫陳世芳 撰稿:蔡雅芬)

 

魏隆華
出生於清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十一月廿二日,卒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六月二日,享年八十四歲。原居中寮龍眼林715番地。日治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遷至水里頂崁地區作佃農,向大地主林力租五甲地耕作,在九則田(良田)種植水稻,收成非常好。後來亦開墾山林、砍伐杉木。
魏隆華先生為人剛正,頗有威嚴,連日警都敬佩他。其為人心地善良,樂於幫助貧窮的人,時常救濟貧民,過年過節,常常發米救濟貧困。經常有婦人揹著孩子來到魏家,先生知其孩子生病卻無錢買藥,便借給婦人二、三百元。所以魏家牆上一塊板子上,滿滿寫著借貸記錄,但大部份的人都沒有來還錢,先生也不去記較。魏家的長孫魏騰鴻形容家裡好像是「銀行」借貸處。他深深記得祖父對家裡孩子教誨的一句話:他告誡子孫:「即使自己窮,也要能夠體恤別人」,將這樣的精神,傳承下來。
台灣光復之後,先生繼續務農,並以其專業技術,研發肥料堆肥技術,使自己田地收成總是比別人好。民國四十二年農民節,先生獲選為農民代表,北上至「耕者有其田」成立慶祝大會上,受到省主席陳誠表揚,其時水里鄉公所及衛生所主管皆登門祝賀。先生又擔任頂崁村村長,舖橋造路,十分熱心地方事業。
水里國小建校時,先生將他砍伐杉木所賺的錢,捐獻九千元助建小學。本鄉義民廟興建時,亦捐獻不少。先生一生勤儉持家,他的理念是:「將錢留給孩子,會敗光光;因為太享受,土地一定顧守不住。不如將錢留給學校作功德,孩子才知道勤儉的道理。」
(口述:魏隆華之孫魏騰鴻 撰稿:蔡雅芬)

魏隆華 

 

黃一
出生於日治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十月十二日,卒於民國六十二年(西元1973年)十一月十二日,享年七十七歲。原居台中州員林郡田中庄田中字田中179番地,大正十三年(1924年)移居新高郡集集庄(街)郡坑74番地。
黃一先生原本是彰化人,於田中賣布,日治時期至水里上安田仔底白不仔口開墾,種香蕉,到東埔山上採白金洋礦。他也曾在下郡坑開糖廍,在上安開起雜貨舖。水里市區的商人至上安地區賣鴨子、布、各種雜貨及藥包等,都以黃家的雜貨舗為中心點。

當時在該地區開墾的人很少,先生可以日語與日人溝通,也可與原住民溝通,成為當地閩南人代表,與客家人、日人、原住民之間,排難解紛的重要人物。
先生為人十分慷慨,不與人爭,凡事不計較,常有人家沒米沒錢吃飯,就到黃家來拿米拿菜,黃家都未收分文。過年過節時,很多乞丐都擠在黃家雜貨舖門前排隊乞討,黃家都非常慷慨施捨。
先生個性十分好客,時常招待乞丐、遊民到家裡用餐。其為人熱心、重義氣,後來走入政治界為民服務,當過保正、水里鄉代表會代表及主席、水里鄉農會理事長、常務監事、南投縣農會理事長。擔任鄉代表期間,他提議設立員林客運水里線,方便出入交通,改善當地只能徒步或招木柴車、輕便車,交通不便的窘境,對地方上鋪橋、造路之建設,也提倡樂捐不遺餘力。
(口述:黃一孫女黃美華 撰稿:蔡雅芬)

林江松
出生於日治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十月廿六日,卒於昭和十六年(西元1941年)五月五日,得年四十一歲。原居台中州南投郡南投街南投187番地(牛運堀),後約於昭和二年(1927年)遷居至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街)社子340番地(今頂崁蛇窯地區)。
水里地區的陶業是從日治時期開始發展,製陶師傅大都聘自南投的牛運堀,林江松先生是最早到本鄉設立窯場的人。其早先即在南投窯場工作,與出身當地望族的妻子結婚後,因妻家多刁難而離開南投。當時先生聽水沙連的大地主林力告訴他,當地有可供製陶的黏土,並願意提供土地與資金的協助,於是他便帶著妻兒及弟弟,來到頂崁開設窯場。
根據日治昭和六年(1931年)和昭和十五年(1940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所編《工場名簿》,當時林江松先生在本鄉所經營的窯場名稱是「協興製磁工場」,它就是今日「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的前身。當時的營業項目是「家具食器」,職工數為五到六人,是典型的家庭式產業。
其時,林力提供土地讓先生建築窯場,並讓窯場取土,剛開始時,那裡還是尚未開墾的荒地,窯場利用取土的機會幫地主整地,每年把荒地整出一塊,成為良田讓地主使用。「協興」則在擁有豐富陶土的山坡地上開墾,一面挖出陶土,一面闢地整成良田,一畦畦的田地就這樣開墾出來。後來,因為窯場整地的速度趕不上地主開發的需要,所以地主就自己先開發整地,以便耕作。從此以後,窯場取土就要在地主整好之後的田地底下開採了,但地主仍然可以藉由窯場取土,把原本高低落差較大,或面積較小的田地,改良成為比較寬闊而平整的田地。窯場與地主就這樣互相合作,各取所需,互蒙其利。
先生到水里時,請來南投製陶師傅幫忙,後來又聘請五、六個大陸籍的師傅至窯場工作,其中尤以福州師傅林榮生最早來這裡指導,他的技術也最好。林榮生是福州長樂縣瀯前鎮黃石人,專長以土條盤築法製作大水缸,所以先生向其學習技藝,提升自己的技術水準,使土條盤築法成為他的製陶專長之一。
林榮生師傅還曾到大甲東和新竹的關東橋製陶,後來在新竹開設窯場,他所到之處,均傳授製陶技術,對福州製陶技術在台灣的傳播貢獻極大。
後來,其他人也陸續到水里設窯場,大都集中在頂崁村,最盛時曾達六、七家之多,其中有一家是日本人開設,光復之後,則由本地人繼續經營。
早期的陶器工廠出產民生器皿,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後來太平洋戰爭期間因軍防需要,水里蛇窯曾經受命製作「防空缸」;並為了植物栽培研究,而訂製農作物的「實驗缸」;為了鐵公路、港口和機場等基本建設排水或埋設管線的需求,而有了「陶管」的生產;甚至因應化學工業發展,也促成「鹽酸甕」等新產品問世。當時的陶器以輕便車運送到火車站,再由火車轉運到各地銷售。至昭和十年(1935年),日人因開闢日月潭水力電廠而開拓中潭公路,從台中經由水里到達日月潭,至此水里才有公路交通,窯廠生產之部份陶器才漸以公路運送。
先生去世之後,由長子林水金繼續經營窯場,並由第三代孫子林國隆將蛇窯發揚光大,將傳統產業革新,成立「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為傳統陶藝產業找到新生命。
(資料提供:林江松之孫林國隆 整理:蔡雅芬)

早期民生必須品大水缸 

 

【新山村開拓】
詹朝萬
出生於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三月十四日,卒於民國八十年(西元1991年)四月五日,享年八十五歲。
詹朝萬先生於鹿谷永隆村出生(本籍台中州竹山郡鹿谷鄉庄大水堀210番地),家境清寒,從小幫人放牛貼補家計,十八歲(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隨父詹石德遷居信義羅娜村(新高郡蕃地羅娜社75番戶),在此種麻竹、開墾山地維生,後與張賤妹結婚。當時先生一面種白菜、苦瓜等季節性蔬菜,一面養牛、拖木材,一天賺個四、五角。
他並擔菜至信義和社賣給日本人,經常走旱路翻山越嶺,透早便出門,一直到晚上才回來,他的父親便拿火把到路途中接他回家。尤其,當時走到東埔、和社賣菜是非常危險的事,那地方經常有土匪行搶、蕃人出没殺人,先生與一干小販行經該區時,都要十分警戒,通常都二、三人為伴,真的遇土匪行搶,只好將東西交出來,以顧及性命脫身為上策。
那時,信義山區羅娜村附近的土地並無公家單位管理,後來,平地人漸往山中開墾,山地人往內移,原住民被日政府遷移至羅娜,於是家族便於昭和十三年,遷居新山村(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郡坑333番地)。詹家在新山村梧桐巷買了一公頃土地種香蕉,並造林。當時,新山村山上僅有一、二十戶住戶,小孩子走路到學校讀書,要走一、二個小時。
先生一家人省吃儉用,逐漸有了積蓄,購買附近的土地。其為人十分熱心公益,地方上有農路壞掉,便拿著鋤頭、畚箕,及修築道路的鋸子,帶頭修築農路。他雖然不識字,但熱心籌建學校(新山國小),經常出義工協助建校。
先生育有五子四女,一生刻苦耐勞,是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的嚴父,但又讓子女自由發揮,有能力讀書的孩子便讓他繼續升學,發揮長才。他辛勤純樸的個性,白手起家的精神,給了子女很好的典範。如四兒子詹登雲,退伍後經營農場、養豬場,他一面種香蕉、造林,一面以養豬為副業,民國四十三、四十四年左右,五隻豬可買一甲田,六隻肥豬即可買永豐村一甲田,當時詹家即養了十幾隻豬,在詹登雲先生企業化管理下,後來拓增為七千隻豬的養豬場。
詹登雲先生後來心有抱負,擔任農會理事、理事長,參與信用部籌建工作、改革農會放款事宜,後又榮任第十三、十四屆水里鄉長,為鄉民福祉奔走不遺餘力。
詹家老三詹登科先生則於賴環鄉長任內榮任鄉民代表,亦相當熱心於地方公益事業。
(口述:詹朝萬之子詹登雲 撰稿:蔡雅芬)

 

【鹿寮坑的開拓與鹿群養殖先鋒】
李海坤
出生於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七月廿九日,卒於民國七十年(西元1981年),享年七十四歲。原居苗栗廳苗栗1堡雙連潭庄4884番地(三義地區客家人),九歲時與祖父及父親李文富,遷移至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街)社子1352番地,於現新興村(鹿寮坑)地區,開闢香蕉園、種稻、採樟腦為生。其父李文富當時任保正,推行日本政府政令,為地方解決紛爭。
李海坤先生個性勤儉,三餐簡易,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大,家中長輩老病過世後,即由李海坤持家,管理八十幾人的大家族,由此也學習掌握管理人事、應對進退的技巧。先生二十幾歲時,即參與德龍宮廟務,任振育堂堂主,為地方調解紛爭,出錢出力,常自動幫忙喪家事宜,發米幫助貧困。先生參與發起德隆宮建廟事宜,日治時代,日警欲毀神像,尤其二次大戰後期,物資缺乏,日人更欲取神像之金粉,先生與其他管理廟務人士,經常要請神明到穀倉躲藏避難。日本政府也經常要鄉人割雜草曬乾,當作軍糧馬草。二次大戰時期,由於當地位於水力電廠附近,也常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鄉人亦躲避空襲不斷。
先生所種植的田地甚廣,他收穫的稻米都便宜賣給窮人,或用碗公多裝一些米給貧困的人或鄰居,並說:「這不是經過『斗』量的,不用還了」,心地善良的他,藉這樣的說法,顧及了窮苦人家的自尊心。
先生種稻也混種蕃薯,每逢香蕉收穫季節,則擔著去本鄉香蕉市集販賣,十四公里的山路,經常要走個二、三個小時。一直到輕便車建造通行後,才用輕便車推送。
先生育有二男六女,光復之後,大約民國五十幾年,因國內鹿茸價格不錯,加上鹿寮坑以前野生鹿群非常多,當地的氣候、地形及水源,頗適合鹿群生長,他的兒子李景樟便與姐夫合作,到國姓南港買鹿回來養。開始的時候,養公母鹿一對,後來增為三十幾隻。當時的價格公鹿一隻五十萬元,母鹿一隻二十八萬元,鹿茸一對五、六斤,現改良為十幾斤。取鹿茸可泡藥酒、製作鹿茸丸、鹿茸粉末,當時銷往全台南北,炙手可熱。
(口述:李海坤之子李景樟 撰稿:蔡雅芬)

資料來源:水里鄉志/水里鄉公所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