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里的木業與生活

第一節:水里木材之伐木、產銷與搬運
早期木材的貯存,針葉一級木如紅檜、扁柏、紅豆杉等從山上砍伐後,為了防止龜裂,就儲於水池中,如振昌公司在車埕即設有「儲木池」,現已作為木業史的解說館。一級原木主要是外銷到日本,而標售的木材行更遍及各地,有遠從羅東、花蓮來的。當時進進出出的車輛甚多,據訪問耆老口述指出約有二百多輛,貨運行家數有36家,托運行生意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搬運木材的工作由當時的「運林股」負責策畫,大致分卡車、火車兩種運送方式。林業最風光的時代是民國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之間,本鄉為最大轉運站。當時運木材的卡車就有三十多部,每天穿梭在高陡的窄道上,把木材一批批的運送下山。其中於由孫海先生所自費興建的丹大林道,即為專運木材而開闢,於民國四十七年開闢的丹大林道深入中央山脈六十多公里,已達花蓮縣境內了,這雖代表著光復台灣森林開發史冊上光輝一頁,但卻也因此林道之開闢,而開始侵蝕著這原始而美麗的森林。

民間通稱「孫海道路」的丹大林道(振昌木業提供)

 

丹大林道為民國四十七年(西元1958),孫海標得丹大林班伐木權後積極開闢,自水里至砍木地有六十八公里,加上支線有八十公里。丹大伐木地距花蓮縣萬榮僅四十幾公里,此林道可稱為中部第二條橫貫公路。它是全省最長的高山採木公路,被稱為「孫海道路」,專供海天貨運行卡車運木材(詳見交通篇及木業篇「林業巨子--孫海先生與振昌木材行」一文)。
日治時期、光復初期,水里也是轉運外銷木材的重要路線,當時由輕便車、卡車將木材載運至水里火車站,或直接從車埕站運出木材,由台灣鐵路集集支線載到基隆出口。集集線過去是為建設台灣電力公司日月潭水力發電所設之鐵路,工程一九一九年開闢,西元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五日完成。後來也參與搬運巒大、丹大等林區之木材工作。
但據當時經營「木材托運」行業者敍述,當年的木材轉運載送,主要還是以卡車為主。原因主要是火車載貨量雖大但轉運過程太多不便,又鐵路運輸作業手續太繁,需重重關卡,所以一般木材商大部分選擇以卡車載送。當時水里地區大約擁有二百輛卡車。
伐木與集材方法在早期是一件極艱辛的工作,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機械當助手,完全是用人力,斧鋸並用,集材方法則利用天然地形,以人力行降坡作業,或開設木馬道先將原木曳運一段距離,再利用溪水流放至下游貯木場,稱之為「管流」。但以上所用方法原木受損甚重,一直到西元1928年前後才慢慢改用機械(架線)作業。
日人興建運材鐵道之後,山地運材亦由木馬道改為輕便軌道,以台車載運,單線索道替代修羅滑道作業直接運材。但若遇地勢陡峭之山區,這些運材設施頗難發揮作業效果,林業專家堀田蘇彌太郎研究增強架空索道,經改良成為堀田式索道,對當時整個運材作業助益極大。

 

水里火車運材老照片(振昌木業提供) 

 

林班經由提供資本的木材商標售下後,便需僱請人員負責替木商砍伐、搬運、運輸,一直到木材到達買商手中,或運送至港口出口賣出,分作好幾道的程序,需由專業的從業人員處理。
林班中人力資源的分配即是:
1.伐木:砍木材。
2. 集材:負責將木材集合起來,集材需要流籠,流籠大概兩、三百公尺,木材砍完以後,需要集中起來,所以用流籠把木材吊起來集中。
3.選材:負責將木材運送下山。
伐木、集材、選材,此三種作業均有專門的工頭,負責統籌所有業務,這些工頭下面又有自己的班組,用分班的方式分配作業,大約五到六個人為一班,內又有一班長統籌班內事務;這一組一組的組合,便匯集成一個林班的生產主力。
在運輸方面,一台貨車計有一名開車的司機,另外有一至二名捆工,負責拉繩子、疊木材,還要下車撿拾橫阻路面的石頭。卡車載運木材,堆疊方式採六根木材的疊架方式,疊好後再利用較小的枝條纏繞於繩索上,這動作即稱為「軋棍仔」,用來加強木材在車體上的穩定度。
六根木材疊架於車體之疊架法(資料來源:張婉菁碩士論文《水裡坑林業地景與生活空間之社會建構下》,謝明雄口述)
由於一輛貨車的要價甚高,一般資金較短少的人無法獨自承攬一個貨運行的商號,因此,在水里坑出現了許多「靠行」,合併商號的情形。合併商號的好處是不需獨立繳納牌照稅,但需要繳行費。
民國四十七年孫海經營之「振昌木業」來到水裡坑後,由於標售林班的出材量龐大,所需貨車數量亦高,孫海先生便從日本購買了二十輛日野牌卡車,分配給運木材的司機,以及開拓「丹大林道」擁有開大卡車技術的退伍榮民。卡車司機一邊為振昌運材,一邊抵車款,繳完車款後,便擁有卡車的所有權,這項福利措施,使當時許多卡車司機從「僱工」,躍升為擁有貨車,可以有工具來賺錢的「老闆」階級。而只要有車輛,即可以依附某行號為木材商載運木材,這便是當時水裡坑木業發展時空下,產生的「合作關係」社會行為。
伐木工人的工作環境非常危險,作業人員必須練就對斧鋸操作的熟練能力,他還要會判斷林木被伐斷後的倒向,因這攸關四周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棵數十米高的巨木被伐斷後,倒下來的樹冠冠幅幅緣之範圍,可能危及周邊作業人員之安全。如不幸在山裡發生意外,就要趕緊送到水裡坑急救,不過路途遙遠,一趟路程需要三、四個鐘頭即是受傷的工人面對死神的一項考驗。
除了伐木作業時的危險性之外,進入山區長達三、四鐘頭的路程,亦是十分危險,常遇翻車、山崩等意外。當時載運木材的卡車行走河堤,一遇水季山上下雨,河水暴漲,逃不及的車輛即被洪水沖走。另外,傳染疾病也是一項重大的考驗。台灣光復前後,水里地區因森林樹木多,溼氣重,本來就是讓人容易生病的地方,加上因水力電廠興建,愈來愈多人來水里開墾及工作,瘧疾傳染十分嚴重,光復後台灣政府全面噴灑DDT,家中的榻榻米都要掀起來,徹底噴灑,等於全台大掃除,才杜絕瘧疾傳染病。
當時水里地區的重大意外傷害,有砍伐工人在林區工作時,不慎被砍傷或壓傷,有時載運木頭的四輪小車,會因重量太重,行走在小路時不小心翻落山谷,使工人被壓傷或挫傷。大雨之後(尤其颱風過後),也有民眾用浮筒下溪撿拾飄流木,不慎被水流沖走,死傷許多人。受傷的工人往往被抬到水里街上就醫,小傷口水里的西醫可以緊急處理,但大傷口就要送到南投或台中的大醫院,進行開刀診治。死者屍體,都被搬至中央操場放置,那是光復後水里一處駐軍所在。

第二節:伐木工人與山神
伐木工人指的就是砍伐樹木的工人,在巒大林區管理處是屬於林產課,並設乙種技工。
伐木工人的工作性質類似包工制,工資乃以件計酬(即木材材積,以立方公尺為計)。平時都住山上。每週一早上從水里搭交通車出發,一路上車子巔簸,寸步難行,一直到下午約四時許才到達工寮,一週的工作就又開始了,要到星期五才搭木材車下山返家,其他時間就住在海拔二、三千公尺的工寮。
山上氣溫非常低,而且四處無人,那種冷清清、夜茫茫的景象,讓人倍感寂寞。他們常升起大火爐一直燒著開水,圍坐在一起,泡泡茶,或喝喝酒(據說均以純米酒加保力達P為主)暖暖身子,偶而也玩玩牌打發時間。一到冬天,山上更是天寒地凍,常會起地霜,這種地霜猶如混凝土般硬,所以需戴手、頭套,冷得只露出眼睛而已。
如果遇上天災如颱風過境時,整座山上常被吹得面目全非,整座山好像遭受一場劫難巨變似的,此時更加寸步難行。當工務股人員上山勘察災情時,當時景象真可謂面目前非。颱風過後,山區顯得格外荒涼,有時嚴重到一、兩個月都不能通車,伐木工人也只好放長假了。但現場伐木工人並不希望放「天災假」,他們還是盼望能風調雨順,正常的工作賺錢。
或許是如此的工作環境,工人們特別能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是那麼密切。大自然千變萬化,非人類所能掌握。也因此他們對宗教特別虔誠,更忌諱「輕視山、征服山」的心理。
在現場工人相信山神,所以對土地公神也就格外敬畏,尤其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一天,一定會從平地請布袋戲到山上表演個幾天。這天伐木工人上至主任下及臨時工,全部都放假,大家準備豐富的祭品,熱熱鬧鬧慶祝一番。
伐木工人對山神非常敬仰,現場如果便當或食物不慎掉了,就不撿起來。工人也絕不打獵,也不壓死蛇。若到山上要「方便」時,怎麼個去就怎麼個回,不能隨便換路線、挑地點,免得迷山。
也因敬山神、畏山神,從事木業的鄉民,對主管財神及豐收的土地公,特別崇祀。一般水里鄉民除了平時農曆初二、十六日拜土地公,在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日,祭拜土地公儀式特別隆重,一般會請來歌仔戲、布袋戲團來作戲謝神。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八月半」,白天要拜土地公,水里鄉民眾從一早天剛亮就有人去拜土地公,一直到傍晚或晚上,都有人拜。這一天各土地公廟會有布袋戲或電影演出酬神戲,或有「吃土地公福」的活動舉辦,水里鄉民於此日多會準備肉餅,到田頭田尾祭拜土地公,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永南宮位於熱鬧的水里市中心區,以火車站為主的市集,是早期各地到水里作生意運木材的人,必參拜的地方,當年全台數一數二興旺。八七水災時,永南宮附近全部淹水,只有廟埕沒有被水淹,被村人引為奇蹟。
位於村頂崁巷34-1號的「福德祠」也是奉祀土地公,規模較大,興建年代至少八十多年,早先也是以石頭搭蓋的小廟,民國六十幾年於現址翻修。當地居民興建「福德祠」為求平安,農業社會作牙拜拜,商旅多求生意興隆,亦有往山裡做工程如木材運輸砍伐的工人,為求取工作平安而祭拜。
位於車埕村的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於日治時代即有居民信仰,至民國七十五年興建大型宮廟。以前還沒有建廟時,車埕民眾,只要有出丁(全家有人樂捐者),都可於農曆十月十五日,參與執筊活動,看來年神明囑意誰當選頭家爐主,將所信奉的「三界公」請回家負責早晚供奉。以前有伐木工人,住在宿舍,供奉神尊有失尊敬,後來便倡議要蓋宮廟。
除了祭拜神明,宮廟的興建源起,亦多與有關從事木業有關的人,因種種神蹟而使鄉民信奉之並建廟。

如舊稱茅埔的魚池鄉五城村與水里鄉新興村地區,於民前二年(西元1910年),歲次庚戍年,此地遍植天然生長樟木,優良質好,日人重視樟腦油及製品「腦丁」,每月一次樟腦運出集集腦管成交,步行擔運非常困難,運腦員工李阿富、張石興、黃阿春、古欽源等人,共五十幾位腦丁工人,每月擔運飲食日常用品,二位運工人員到現今吉仙宮地點休息吃便當,忽然肚中脹絞作痛暈倒,一位工人著急看見面前岩石下有一點點水即時去取清水服下,經過二小時忽然清醒,肚中作痛全好,精神百倍,後工人至此吃便當時,即取清水飲用,後身體強壯,步健如飛。
民國元年五月端午節,忽然黑雲密佈,狂風大雨,山崩地裂,現出七座石蓮花,工人見聖蹟出現,為本地地理先生徐傳金,稱為「觀音石蓮」,腦丁集合開會建廟,民國二年建設木造觀音廟,稱吉仙宮觀音佛母娘娘菩薩。(以上有關從事木業的鄉民敬畏神明與信仰,詳見宗教篇、民俗篇。)
第三節:伐木所取之木材簡介
台灣位處亞熱帶,百萬年來受到地殼板塊的擠壓,造成地形壟斷及起褶皺,因此台灣的山峰林立,溪谷縱橫;此錯綜複雜的地形分佈在聳立的山峰中,四千公尺的垂直落差裡,由於氣溫的遞變,形成各種不同的氣候植被帶,包括熱、暖、溫、寒等四個森林植被帶。
簡單的說,台灣的高山,氣候的變化萬千,高度垂直驟升的特性為它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林相。海拔一千八百公尺至二千四百公尺的暖溫帶森林,是台灣高山最大的降雨帶,終年常見雲霧,林下極為溼潤,故有「霧林帶」之稱。終年雲霧溼潤的霧林帶裡,二千公尺至二千五百公尺,即生長著台灣高等木料:檜木、扁柏等植被。
水里鄉境內屬於玉山山塊的有尹子林山〈海拔1642〉,屬於阿里山山脈的集集稜脈的有四十股山〈海拔1066〉,以及雨社山〈海拔964〉東集集大山〈海拔1153〉;屬於鳳凰山脈的有牛轀轆山〈海拔758〉,土地公鞍嶺〈海拔713〉。水里鄉南北最長處約二十點五公里,東西最寬處約十二點五公里,總面積一百零六點五七一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43~1266公尺間,水里溪貫穿其中,形成狹長之谷地,極富景觀及水利資源,林相豐富,且位於入山要衝上,是故成為日治及光復初期之木業發展重鎮。
有關木材的一些常識,如紅檜主要是含油所以不會蛀,也不會變形,並且質輕、紋路又漂亮,所以屬於上上材。(另外紅豆杉向來有「樹王」之雅號,其生長非常零散稀少得很,再加上質地好,蟑螂不近,所以也是屬國寶級的一級木,常用於裝飾或雕刻神像等用途,另據傳說古代的「照板」就是用它做的。)至於針葉二級木如鐵杉則沒外銷,雲杉雖有外銷,但無香味也就無防蛀功用了。

茲將重要之林木材料簡介於下:
一、針葉一級、二級木:紅檜
常綠性大喬木,株高體大,常常長成「巨無霸」。溪頭和阿里山的神木就是。在其分佈範圍(一、○五○至二、五○○公尺)內,闊葉樹林帶(一、八○○公尺以下)中,多與闊葉樹混生,針葉林葉中又常與台灣扁柏,鐵杉等混生。
紅檜木材心材帶淡紅色,無辣味,質地軟,負擔力較差,但較台灣扁柏更能耐濕及耐蟻。全省蓄積極豐,僅次於鐵杉而居第二位,日治時期之估計約共一七、五一八、八二一立方公尺。
二、針葉一級木扁柏
一般人所說的檜木,指的是紅檜、台灣扁柏或日本扁柏的木材。這兩種扁柏會長得很高大,葉子先端是鈍形。台灣扁柏的葉子上有少許白粉,心材呈淡黃褐色,日本扁柏的葉子上白粉很多,心材呈深深的赤褐色,而合灣出產的兩種扁柏是「紅檜」和「台灣扁柏」,是本省出產的最優良的木材。
其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海拔一千二百公尺到二千九百公尺之間。太平山、大元山、八仙山、大雪山、木瓜山、太魯閣和阿里山,都是檜木的名產地。
扁柏樹幹挺直,高亦達三十至五十公尺,胸徑也可達二公尺,為最優良的木材。邊材淡黃白色,心材淡黃褐色,有辣味,具芳香,橫斷面常有小龜裂(紅檜則無)。自古以來多用於神社、佛寺、宮殿、樓閣,為大型建築如寺廟之類的主材。
三、針葉二級木用途:
鐵杉:用於建築上。
松木:除用於建築上之外,也用在棺木上。
冷杉:可以製造傢俱尤其是抽屜,主要是冷杉有些近似紅檜的特質,衣服收存久也不會染上黃色。
雲杉:可代替扁柏,通常是平面用,早期一般家庭的床板就是用它來製造的。
亞杉:它最大的特質是耐腐能力特別強,又不容易裂,本身顏色較深,所以是製造水桶、酒桶之類的最好木材。
四、樟樹與樟腦:
(一)南投縣的縣樹--樟樹
樟樹是南投縣的縣樹,許多道路兩旁栽植作為行道樹,日治時在新城村風坑與普濟橋路段,日本警察發動義務勞動栽植樟樹美化公路,至今尚存二十一棵左右,其中最大樟樹其樹圍需兩個大人合抱,直徑約有一百四十七公分,最小的直徑也有三、四十公分之多。現在仍樹葉繁茂,形成此路段有一百多公尺的林蔭公路,景色宜人,行人感到清涼舒適,正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美德。
據從「南投經建」一書擷取資料指出:
樟腦在歷史上的魅力無窮,樟樹提煉成的樟腦,在三百年前,和台灣同登世界舞台。早在鄭芝龍縱橫台海時,就曾從福建泉州引進技術,入山伐樟熬腦,配銷日本,當年產量多少,因缺乏資料不得而知。清廷領台以後,封禁山地,犯者死罪,康熙五十九年就曾捕獲一百多名樟腦工人加以治罪,從此樟腦業逐漸蕭條,但在偏遠山區,仍有些不怕死的游民私熬。雍正三年清廷在台設廠修造戰艦,於南北二路設軍工料館採伐大木,以為船料,為了節省工資,允許工人首領,率眾入山,採集船料,並許熬腦,內山所產樟腦皆歸軍工料館,其他私熬者一律禁止。鴉片戰爭事起,英國船艦出沒於台灣海峽,經常偷偷到基隆以鴉片換取樟腦,走私民眾獲利甚多,盜伐私熬日趨嚴重,有些地方甚至猖狂到法令幾不能禁。
咸豐十年台灣陸續開港放行通商,此時樟腦已是重要的出口貨品,從稅收記錄推算,當年的出口量就有一萬二千五百擔(一擔等於一百斤,等於六十點四八公斤)同治二年樟腦收歸官辦,軍工料館改為腦館,統計該年南北總出口量,已增加至二萬七千擔。而後數十年清廷的樟腦政策搖擺不定,時而收歸國營,時而委託大戶,聯合壟斷,其中糾纏著經營權、關稅、走私、原住民出草等問題,宛如今天我們面對的經貿問題。但儘管紛爭不斷,樟腦的產量,仍然維持在年產量一萬五千擔左右。
上段提到清廷的樟腦政策搖擺不定,與本鄉最有淵源的樟腦大戶沈鴻傑(連戰先生祖先連橫的岳父),就曾受害於此不定政策,或憤而或者迫於無奈,最後退回其故鄉台南,最終更因此鬱鬱寡歡離世。因為原本沈鴻傑設立甚為大型之收腦館於集集,後來台灣中部發生林爽文起兵對抗清廷事件,而阿罩霧(現在之台中縣霧峰鄉)林氏大家族幫助清廷平定有功;之後阿罩霧林家勢力在中部地區大為擴張,在清廷默許下蠶食鯨吞了沈氏於本縣境內的腦館。
西元1869年化學家們用溶於酒精的樟腦混合硝化纖維素,搓揑而成賽璐珞-這是人類第一次合成的塑膠。賽璐珞因為易於加工,可做為車窗透明片、保護罩、乒乓球、刻度盤等素材,配上各種顏色成不透明時,可做玩具、梳子、鈕扣、假象牙等;另有兩項使用更讓樟腦凸顯重要,電影工業興盛,而電影所需之底片主成份為賽璐珞,另一為樟腦提煉物也是無煙火藥之必需成份。樟腦製品賽璐珞如果再加上穩定劑,則產品更不易變色,保持長久的彈性。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賽璐珞工業,在塑膠界中,曾獨領風騷數十年。由於樟腦是合成賽璐珞必要的原料,而日本的樟樹歷經兩百年的濫採,樟腦的產量已逐漸衰微,因此台灣遂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塑膠王國,掌控全球塑膠原料的需求。在一八九三年就曾創下一年外銷三百三十萬台斤的記錄。
1894年日本人治理台灣,除了繼承原有的產業外,另外對樟腦工業也重新作了一番規劃。1899年日本總督府自外商手中收回經營權,實施專賣,成立試驗所,利用動力削取木片,大量提煉樟腦,到了1905年產量已增至四百四十九萬五千台斤。由於樟腦的經濟價值甚高,日本人開始做有規模的造林,總計從1900年開始至1942年止,植樟樹的面積共達五萬兩千公頃。
1940年代世界各地戰雲湧起,英美等國的塑膠與橡膠原料受制於日本,迫使他們的科學家,往石化原料中找尋代替品,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由石油中合成了橡膠,合成了樟腦,因此,賽璐珞再也不是唯一的塑膠,五花八門的新產品,迫使它永遠的退出世界舞台,日本人走了以後,台灣的樟腦工業,也再撐沒幾年。由於世界需求量銳減,執行專賣制度的樟腦局,大約在民國五○年代停擺,取而代之的是山區附近,零星的私人腦寮。
(二)採腦與熬腦
日治時代大肆推廣樟樹,在所有公路兩旁大量栽植,全台推行義務勞動,每戶分配栽種十棵,樹苗由政府供應,各戶負責灑水,管理到存活為止,枯死的須補種至成功。
當年集集大山設有許多製作樟腦的工廠,樟腦的採製分為採腦及熬腦兩階段;採腦的組織分為一位腦長以及數位腦丁。腦長為領導者,負責選擇伐區、建設腦寮、修路,以及跟原住民溝通,繳交「山工銀」(地盤稅或保護稅等);腦丁則負責「刨」與「熬腦」,「刨」是將樟木刨成零點二公分厚的木片。樟木片刨後,送到腦寮熬腦。熬腦的主要設備是腦灶,灶上有鍋爐,鍋爐上置一塊鑽有孔的木板,板上還有腦炊,炊上倒置個陶缸,樟片放在腦炊中,經腦灶燃燒加熱,高溫傳至樟片蒸熱成氣,蒸氣上昇,碰到陶缸便開始凝結,冷卻後缸中凝結的就是結晶狀的樟腦。剛製成的產品稱為粗樟腦,須再加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的石灰和鐵屑(或砂粒)混合提煉,昇華而成精製樟腦粉,再置模型中壓榨,可做成透明的樟腦塊。
當時原籍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南坑字大南坑110番地的劉廷通先生,於昭和13年(西元1938年)5月20日遷居集集庄(街)社子38番地(現之本鄉鉅工村)。劉廷通先生從新竹北埔來到水里開設樟腦工廠,製造樟腦油,並且擔任水里地區樟腦局腦長,專門收集水里地區出產的樟腦,轉運至台北,替一般製造樟腦業者解決運輸之苦。(另詳見人物篇)
(三)樟腦的妙處
樟腦除了前述是合成賽璐珞必要的原料外,自古以來,樟樹就是多用途的藥材,樹幹、樹根驅風止痛,主治腹痛、急性腸胃炎;樹葉治療跌打瘀傷、止血行氣,有些省分甚至拿它當中樞神經興奮劑。樟腦油、樟腦丸用作驅蟲劑、香料,古時還當內服藥,治療心臟衰弱、刺激血管收縮,但是由於樟腦有毒性,現在已不再作為內服藥。樟腦溶於酒精裡,擦在皮膚上,可治風濕痛。拿樟木做箱櫃,保證永保芳香,不再蛀蟲。
第四節:搓材皮與打野味
水里鄉因木業發展,而形成一些特有的生活現象。如「搓材皮」,指的是將木材的外皮用插子剝開、搓下的意思。這些樹木的外皮,通常不被製木料所利用,鄉人通常會搓下來再利用,或販賣,或拿回家裡利用材皮裡豐富的油脂來燒火、燒水,因此「搓材皮」成為當時水里市街生活廣為流行的活動。
所以,被木材商認為沒有用途的材皮,卻成為常民生活裡有利用價值的物資。當時,鄉民通常是趁著運材車從山上下到水里後,司機休息、辦事、吃飯的時間,趕緊爬到卡車上,必須於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樹皮搓下。鄉人一看有木材車停下來,便呼朋引伴,招來左右鄰居拿著工具來搓材皮。

 

資料來源:水里鄉志/水里鄉公所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