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里鄉木業黃金時代

根據歷史的記載,本鄉早期行政範圍隸屬集集鎮轄下,而集集鎮早在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清廷即派駐委員,征收樟腦稅。甲午之戰後,台灣割讓日本,光緒廿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日本即在集集設置憲兵屯所,爾後改設集集辦務署、南投廳集集支廳、集集庄役場地方行政機構。直到台灣光復後第二年(即民國卅五年)政府劃編台灣省行政區域,旋即改為「集集鎮」。
集集鎮原本是荒山僻壤,亦是本省原住民族群雜居之處。自清乾隆三十六年(西元一七七一年)才有來自福建省漳州人士數人在湳底、公館(現為集集鎮林尾里)等地從事開墾,此後逐漸遷入者,與日俱增。後來集集線鐵路以此為中心站,魚池、水里、日月潭等地的人民,如有要事都必須來集集辦理,尤其當時中寮、社寮、水里地區所採收之香蕉,必須運到集集集貨場,也因此來到此買賣的人,日漸增加,所謂「集集」之稱不脛而走。
但後因水里鄉為鐵路集集支線的終點,也是進入玉山、阿里山山區的起點,交通流量大,人口、商品的交易流動頻繁,逐漸地,集集鎮原有的風光,就由水里鄉取而代之。當時集集街役轄管之水裡坑,因電廠興建,又生產香蕉、木材等重要外銷農產經濟物資,因而來自台灣各地之工人紛紛湧至。當時水裡坑市街相當熱鬧,據民國三十九年至六十一年間工商登記資料,光是旅社就有三十五間,酒家茶室餐廳等有三十二間,料理店(餐廳)相連,成為非常熱鬧的市街,並擁有「小台北」之稱號(詳見住民篇、交通篇)。
民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水里外銷木材的黃金時代,當時與木業相關的店家,包括木材行及製材工廠、家俱行,總計有98家之多,貨車約有二百多輛出入,旅社有三、四十家,水里鄉熱鬧非常,因為當時商人都必須來水里買木材,然後再將買好的木材派送貨車運出去,並住在水里,來自台灣各地的工人並於水里居住,故聚集相當多的人潮。從事木業的人花錢「阿沙力」,水裡坑市街繁榮,入夜燈紅酒綠,來自各地的人物豪傑在此聚集,成為許多老一輩水里人共同的回憶。
第一節:水里鄉林業巨子-孫海先生與振昌木材行
孫海先生字揚波,民國六年二月八日生於台灣省雲林縣,先生幼年失怙,家道寒微,與母親、兄姐清苦度日,小學尚未畢業,即受雇木肆,間以捕魚蝦蛤蚵度日維生。十四歲開始販賣廢棄材,以供人作燃料並從事伐木,生活備嘗辛苦(另詳見人物篇)。
據現年五十七歲,自十歲起即跟在孫海先生身邊,在振昌木材行工作的林麟先佐(孫海先生的姪子)表示,孫海二十餘歲即與二位兄長合資買下日人所經營的木材行,即今位於嘉義市博愛路的振昌木材行,從事木材防腐處理的工作,生產鐵道枕木、電桿等。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孫先生標得林務局巒大山林場管理處丹大林區的伐木權,便於水里鄉車埕村設立丹大事業部,並投入巨資,以事開築丹大林道,即今頂崁經合流坪至丹大林區第八林班的主要道路,深入中央山脈分水嶺,全長八十餘公里,為全省最長之運材卡車道。
當時曾動用民工兩千餘名、退除役官兵一千二百餘人及堆土機,空壓鑿岩機等機械,費時四個月,才鋪設完成,當時為一碎石路,直到民國四十八年十月間正式通車,開始才有原木源源不斷運下山。開路期間,振昌公司獨資供給數千名開路工人的食宿及支付薪金,一時花費頗巨,遂告財力不支,便找人合資繼續開路,可見開築丹大林道在當時是一項相當耗財力、人力的大工程。如今這批開路工人有的還在振昌旗下作事,有的則定居水里,成為水里的一員。
丹大林道開築完成後,木材源源不斷運下山來,振昌公司便於民國四十九年在車埕設立製材廠,鋸製一般民間使用的建築材及傢俱規格材,或送入削片廠打成紙漿用小碎木片;亦有原木直接利用平台火車運至台中港、高雄港,外銷國外者。漸漸轉虧為盈後擴大規模,因此又於67年在車埕另設新廠,從事木材加工。在鼎盛時期振昌公司在水里的兩個廠員工數近千名,為地方帶來了許多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繁榮。

人定勝天,終在崎嶇岩崖築成丹大林道(振昌木業提供)

 

榮民開築丹大林道情形(振昌木業提) 

 

丹大位置圖 

 

據孫國雄先生(孫海長子,任振昌公司董事長)表示,直至民國七十五年,由於環保意識抬頭,政府林業政策改變,除了個人造林外,凡是天然林及高海拔二、○○○公尺以上的林區,一律禁止砍伐。以致振昌於水里的兩廠在原料缺乏情況下,相繼於七十五年十二月底停工。如今舊廠已成廢墟,新廠則在八十年和合作多年的新竹矩陣公司合資成立聚吉公司從事組合傢俱的生產。

合流坪集木場(振昌木業提供) 

 

直至民國八十幾年至九0年代,國內因盛行休閒產業風,「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盛行,目前仍保有純樸山城面貌的車埕地區,因集集支線火車、電廠風光及日月潭旅遊熱線影響,在社區營造之下,漸漸打響了知名度,許多人們乘坐支線火車來造訪這個以木材營運起家的山城,振昌工廠更推出「簡易木材DIY」等活動,讓旅客造訪貯木池潭、參觀木業發展史的同時,又能親身體驗簡易的木材傢俱、手工藝品製作,了解木材對人們生活的切身影響及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振昌木材行有鑑於山胞常借搭振昌公司的運材卡車來往於水里、地利兩地之間,由於卡車乘坐不便,且時間不固定,為解決兩地居民往來的交通問題,遂於民國六十年左右成立振昌客運公司,行駛水里至地利這一路線(屬丹大林道一部份,現已改稱「孫海道路」)經營的七、八年間,由於營運不佳,年年虧損,造成財力的長期負擔,適逢埔里人氏願意承購,才轉售之。
在民國五十年至六十年間,孫海先生為開發「丹大林區」,特提出「伐植平衡」的觀念,造林五千公頃。並於民國五十年間,定居水里後,採當時最進步的建教合作方式,創設「森林學院」,聘請專家學者免費培植優秀青年,蔚為國用。孫先生自十四至六十三歲過世從未離開木材業,為國內木材業貢獻出自己一生的心力。由看山、伐木、集材、運材、製材、防腐,以至加工利用之各項歷程、皆聘請專家,並提供榮民就業機會,推動整個木材工業之發展,為國家爭取數以億計的外匯。
孫海先生所手創發展的關係企業,計有水里之振昌木業、高雄之國豐木業、嘉義之泰興木業、豐原之建昌林業及寶生企業、中國農林、金湖養殖等公司,嘉義另設有振昌木材防腐工廠。
海先生仗義疏財,樂善好施,因出身窮困、廢學太早,深深體會「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道理,致力為地方興學,付出貢獻不遺餘力。如民國三十八年在嘉義辦「博愛國校」,並曾捐助興建貧民住宅,捐建車埕國小禮堂「學海堂」。孫海先生後來榮膺第九屆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民國五十九年,以熱心公益,又蒙蔣公召見於日月潭。民國六十二年當選十大傑出企業家,並於六十八年捐修雲林警察辦公室及宿舍、當選全國敬警模範。其他如捐助學校禮堂、課桌椅、學生獎助金,以及勞軍敬老、冬令救濟等義舉,莫不慨允樂助,受惠者難以計數。

 

孫先生一生平淡樸實,布衣素食,實是個最平實的林業巨子,難怪早年被譽為「台灣的杜月笙。」孫先生不幸於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在水里寓所,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
(本小節節錄自南投縣政府出版「南投經建」-林業巨子孫海先生)

第二節:水里鄉木業發展匯聚「五色人」
日本治台初期,最初僅有民營伐木,具有規模之官營伐木事業,當以阿里山開發為始,其後續有八仙山與太平山等森林開發,官營木材產銷造成嘉義、豐原、羅東三鎮長期繁榮,形成熱鬧的山村。日本政府官營之伐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均轉為官商合營或民營,但均係日本人,台灣人要取得伐木許可,需有「緣故關係」,此係日本政府對台灣進行殖民的一種手段。
水裡坑早期從事木業砍伐之木材商皆有「緣故關係」,即日本人採伐高山檜木,而台籍木商則以緣故關係採伐闊葉樹林。日本政府利用此緣故關係,一方面即將林木直接交給具有資金、技術以及能力的伐木商,但擁有「緣故關係」的伐木業者幾乎全為日本人,但也有部份早為人民佔有的竹木也形成緣故關係。日本政府對「緣故關係」的認定,通常為經過其許可的,要有資本、有能力、有經驗、要守法、聽話的人才會核准標材。
台灣光復後,隨著林業政策的開放,林木的砍伐、販賣不再侷限於日治時期有「緣故」的特定木材商,水裡坑由於位居入山的坑口,地處於最接近中央山脈森林資源的入口處,這樣的空間角色使得水裡坑在林業伐木興盛的時期,擔任了提供林產所需要的生產與生活系統之重要角色。
林業時期的水裡坑湧進了大批以「林業」生產為生的人口,而且大多數是從林產豐富的台灣各地方,如宜蘭縣的羅東、台中縣的東勢、嘉義縣等地遷徙至此。因為該些地方曾從事林產業的工人,對木材比較內行,這批以林業生產的技術人員,從小工、伐木技術工、貨車司機,到木商老闆,各式人等,便因需求孔急匯聚至水里坑。當年的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盛況,仍然在老一輩的茶餘飯後不時耳聞;這些當年來自於全台灣各地的人士,後來有些因為木業的沒落而離開本鄉,仍然有相當部份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綜合以上原因,造就了現在安居本鄉的民眾,口音細聽分析之下,發現有著為數甚多種稍稍不同的差異性;這是台灣其他鄉鎮少有的現象,而正是小山城的大特色之一,用簡而言之的「五色人」說明萬分貼切。
 據統計民國38年至61年,水裡木材行數量計有80家,製材工廠計有18家,由此可知本鄉木業之興盛繁榮的境況。

 

第三節:其他水里重要木業界人物
蔡錦江先生,本籍原居新竹州新竹郡苦苓腳109番地,昭和17年(西元1942年)遷移至集集街社子18番地-2。蔡錦江先生原是新竹人,因姐夫鄭才(集集人)承包東京帝大實驗林伐木工程,至水里一帶山區伐檜木,便來水里幫忙、接替姐夫的伐木事業。當時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政策以台灣為南進基地,需要建設各項兵棧、軍用設施,於是海軍施設部與日本政府配合砍伐台灣森林資源,至光復為止。當時受先生小包伐木工程約僱的伐木工人有幾百人,伐好的木材由運輸業負責,載運木材的卡車則為施設部所有。光復後大約民國三十九年,水里地區由蔡錦江、蔡鐵龍、賴環、沈茂春、鄭如卿、宋德松、劉英九、石萬春等十股,成立木材公司,但僅大約經營一、二年,便因伐木事業没落而使公司宣告失敗,結束營業。
劉通裕先生原住阿里山地區嘉義竹崎人,後搬至新高郡魚池庄頭社701番地,昭和17年(西元1942年)11月3日遷移至新高郡集集街社子18番地(城中村市街上),開設「永成木材行」。早期,日治時期,日人准許砍伐倒木,丹大至五里亭林場(台16線10K處),從頂崁一路進至五里亭一帶區域林場,劉通裕先生即為開闢先鋒,後期才有孫海等人沿著前人足跡進入深山伐木。
鄭新枝本籍原居新竹州桃園郡大園庄195番地,世居務農耕田維生,昭和10年(西元1935年)遷居新高郡集集庄(街)社子18番地(城中村市街上)。其時鄭新枝先生先至埔里,後來又至水里申請檜木砍伐,請會鋸木的工人,至深山先將檜木鋸成木材,再以卡車搬運下山。那時,鄭新枝先生的工人遠到十八重溪砍木,搬運至舊火車頭附近,即有人來看木材幾材數,看中意了便買去,以火車運送出去。
洪水樹先生本籍原居新竹州新竹市北門町349-371番地,昭和16年(西元1941年)遷居至集集街社子18番地(城中村市街),亦是申請從事檜木砍伐。當時檜木砍伐者必須要申請核準,而且必須尋找乾材,將核準號碼掛於樹頭,表示為誰所屬,並將商行印章打於樹根,印章標記為鄭 ,或洪,即代表為鄭姓或洪姓的商人才有權利砍伐的木頭,據此政府驗行通過後才能拿出去賣。
劉金龍本籍原居台中州北斗郡溪州庄溪州235番地,昭和17年(西元1942年)8月15日遷移至集集街社子18番地(城中村市街)。劉金龍先生原彰化溪州人,四十四歲時,至水里上安村,經營鋸木廠,採用原地一處碾米廠所留下的水力發電設備,採水渦輪機發電方式,將木材鋸成長條形成品販賣。他的工人於上安村水里溪對面,過陳有蘭溪,至永興、興隆一帶山區砍伐木材,多為雜木,旱季時,用牛拖木材過溪底通行,之後再放二、三根木頭於地上,防止坡度下滑,再將木頭置於其上拖行。劉金龍先生的工人們所砍伐的雜木,有櫸木、烏心石、闊葉樹之類的木材,櫸木可做牛車輪、卡車龍骨、樓梯扶手、地板等,烏心石木頭可做桌子、傢俱,雜木也可做建築材料。檜木砍伐的山區位置較高,另有一櫻井組株式會社砍伐。至於因崩山、風災、水災而導致檜木殘材部份,政府准許採伐,工人便當場鋸成一百至二百公斤的木材,肩膀揹負二個叉叉放置木材,將木材揹出深山再轉用交通工具載下山。另外的殘材如亞松片薄、木質易於彎曲為做蒸籠的一流材料。
宋寧坤先生原居台中州東勢郡東勢街東勢字中嵙330番地(,昭和12年12月11日遷移至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街)社子39番地(現鉅工村)。大正15年(民國15年)與台中石岡土牛村劉阿連女士結婚,民國24年隻身赴水裡坑,於信義和社神木坑墾植山林,經營材木,經濟漸富裕後,舉家由中嵙遷水裡定居。先生後又經營汽車貨運業,興築磚窯,闢柑園。
鄭如卿先生本籍原居台中州竹山郡竹山庄竹山134番地(乃現在本縣之竹山,而當時民間仍慣稱為林圯埔),遷居集集街社子地區(水里市街上一帶)。早年家境清苦,就讀竹山國小高等科畢業,後就職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任雇員,派駐台灣演習林(現為台大實驗林)水里新高作業所服務,至民國三十年退職,又任新高木材組合及東大演習林木材組合主事。
黃丙火先生本籍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集集字集集147番地,昭和6年(1931年)8月25日轉寄留集集庄社子16番地(水里市街上)。黃丙火年輕時隨父黃連治從集集搬遷至水里,開設餅店,請師傅做大餅,批至外車埕、拔社埔(民和)、郡坑等地方,給一些雜貨店販賣。後來,黃丙火先生三十歲左右,家裡開始做起山場木材生意,並在太平街上開百貨店,賣衣服、鞋襪、化妝品、日用品……等等,從台中批貨。五十幾歲時,收起木材生意,擔任青果合作社主任,並買香蕉山種香蕉。

以上記錄為目前已經去世之水里木業界較耳熟能詳之人物,詳細介紹請另見人物篇。
水里木業發展使各色人等,聚集於水裡坑,他們的財力、事蹟,為一般市井小民編成歌謠並流傳於市街:
「第一春(剩),宋寧坤;第二春(剩)石萬春;第一好康,蔡錦江;第一煩惱黑環仔嫂(賴環妻);第一害(壞),鬍鬚在;第一雄,蔡鐵龍。」
第四節:水裡坑木業發展造就「小台北」
民國四十至六十年代木業的發展,使水裡坑便形成一個「市場」,支持著林產的「生產」與「生活」。據張婉菁碩士論文《水裡坑林業地景與生活空間之社會建構下》文中指出:「在林業的生產方面,水里提供一個空間讓這些標售、買賣木材的商人,以及以林業生產為生的技術工、從業員、貨車司機…,進行資源生產的中心。買賣木材的商人在此交易,標售木材的木商在此找到工頭為他砍伐林班,小工在此集結成一工作群體獲得勞務工作,貨運行在此接洽所有的載運務……。」
而在林業的生活方面,「水里一天的熱鬧繁華,就從木材輸出開始。當時每天一早貨車就必須入山去載運木材,車子在凌晨三、四點時出發,順便載工人及生活物資上山。工人上山通常要住個一、二個月才會下來。所以賣早點的人很早便開業賣東西,整排的水果攤、整個水裡坑一大早就很熱鬧了。總計要花四個鐘頭,大約八、九點時抵達木材砍伐林班現場,疊完木材大約十一點、十二點,再花四個鐘頭出車到水裡坑,所以一天卡車只跑一趟而已。」
日治時期即開始發展的木業及水力發電,使得水裡坑旅社林立,除了提供登山客及日月潭水力發電廠興建時,所需的流動人口,如興建電廠的技術士、來往商賈、標售林班的木商、工人、來此兜售販賣的小販…等,投身寄居之處。旅社成為一出水里火車站的第一個景觀,如大觀旅社、登山旅社…等,於日治時代便已興建發展,可說成為水里鄉的地標。
光復後,民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伐木黃金時期,水裡坑湧進了大批的人潮,水裡坑旅社一家一家開張營業,據統計鼎盛時期總計出現過三十五家旅社。
水里坑更是工人入山的生活準備站,一個上山、下山生活的出發點及終點。依附於林產所衍生的地方生活,除了如:理髮、百貨業、藥房、澡堂、餐飲業…等等日常生活機能的提供,及酒家、茶室、戲院等娛樂場所。水里亦扮演轉乘、過渡與短暫停留的機能,長期在山裡工作的工人,下工後第一個停留的場所即是水裡坑,他們在此消費、娛樂、生活。外地來的工人們,在放假回家時,都必須從水里搭火車出去,在當時旅運不便的時代裡,水里便成為這些轉乘者暫時停留與宿夜的地方。據三十八年至六十一年統計,當時的茶室有二十幾家,酒家共有十家(茶室、菜店、餐飲店總計有三十二家),戲院有四家,理髮店二十五家,旅社有三十五家。
尤其從事伐木、貨運業的工人們,為高危險性及高勞力付出的行業,他們長年處身於二千公尺以下海拔的森林裡,與加上薪水寬裕,人家做工一天才十塊、十五塊,做林班的工人一天大概有四十塊,是別人的二、三倍。而且一上山就要與惡劣的環境搏鬥一、二個月,所以他們往往一下山後,就盡情解放,不吝息花大筆錢,留連於酒家、茶室、戲院等等聲色場所娛樂消費,還有撞球、夜市、小吃等等消譴一番。當時的戲院有水里戲院、美都戲院、漢都戲院與遠東戲院。
當時水里的消費能力很高,木商的生活水準也高,使水里地區的消費物資經常比外地來得價昂且稀奇。如光復初期,民國四十四年,中部只有台中才買得到蘋果,整個南投縣都沒有賣蘋果的時候,但是水裡坑卻買得到。
當時,以彰化銀行前面的「民族街」與「太平街」的市街生活最為熱鬧、繁華,每天晚上燈火通明。其中,民族街屬於夜市一般的市集,有人擺攤叫賣,還有街頭藝人賣藝表演,如唱歌的藝人及殺蛇、賣藥膏的王祿仔;太平街則提供了一些小吃、餐飲的店家。(另詳見住民篇)
據研究記錄,當時木業亦衍生一種特殊的生活型態,即「廿四小時不打烊的店」,比起八十年代由國外引進廿四小時營業超市還早發跡。由於隨著卡車上山的,有做事的工人及標售買賣木材的商人,經常凌晨三、四即要出車,行前需要打點生活物資以便渡過一、二個月的山中生活,而許多工人晚上到酒家找粉味、吃點心,玩到了十二點多,很多店三、四點又要營業,因此許多店就沒有關店休息了。
位於舊市場與市場巷入口處,是昔日水裡坑最熱鬧的市集中心,該處即有一家「子義商店」,不打烊二十四小時營業。據商店第二代鄭春男指出,大約四十九年、五十年左右,其父親應看見木材商及工人半夜要上山沒得買東西吃,早上餓肚子,便開了這一家商店,就像現在的便利超市,裡頭什麼都有,包括蔬菜部提供水果、蔬菜,飲食部則提供早餐、晚餐與宵夜,有豆漿、米漿、肉粽等。百貨部則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如乾糧、罐頭、花生米、日常生活用品…等,尤其工人們做工不可缺的煙、檳榔、酒,都是要去山上時必要配備的東西。該店持續營業至民國六十六年火燒市場時才結束,而這種「不打烊」商店的型態,即是水裡坑連續不休的「小台北」夜生活的表徵。

 

資料來源:水里鄉志/水里鄉公所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5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